返回

穿成哥儿下一秒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53章 樊娘子之死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泪鼻涕,“可……”

    他刚说一个字便被祝三爷打断,“可什么可,你在这给我好好养伤。”

    对方朝外喊道:“义叔,速去备马,我亲自带范郎中回一趟昌平!”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“这法子我看可能行不通。”

    孟晚在书房拿着毛笔在纸上写写画画。

    大大的一个吴字下,分了三方——吴知府、吴夫人、中间再添一个樊娘子。

    吴夫人已知便有嫡子一位,嫡子又生了两儿一女。据他所知吴知府还有其他庶出儿子,但考取功名的只有两人,嫡长子秀才,新进举人吴昭远。

    孟晚将人名或者代表人的符号都写在纸上,点点笔杆子突然说道:“我记得吴知府的年纪好像不算太大,五十?还是五十一?”

    宋亭舟坐在一旁回答:“五十一。”

    孟晚又往吴知府上面写了个五十一,“五十一啊,那起码还能在任上再干十五年。你说他知道吴举人不想上吴家族谱吗?”

    孟晚话题转的太快,但宋亭舟迅速的跟上了他的思路,“若昭远跟他是一条心,哪怕有吴夫人阻拦,想必吴知府也会将举人儿子写在族谱上,你的意思是说……”

    孟晚在吴夫人和吴昭远之间画了一条线,“咱们假设这件事是吴夫人做的,她的立场就相当明显——挑拨。吴昭远死了更好,不死其实她也没什么损失,因为她通过这件事,试探出了吴知府的态度。所以你们的办法应该行不通,我觉着她应该不会让你们再有接触吴举人的机会了。”

    “但发觉吴昭远对她没有威胁后,她还有第二个下手的人选。”

    今天的早市说不上是哪儿奇怪,常金花就是觉得有些不对劲,她随口问了句聊得热火朝天的商贩,“蕙嫂,你们这是聊啥呢?出啥大事了?”

    卖菜的蕙嫂将她拽过去小声念叨,“你还不知道?”

    常金花被她问懵了,“知道啥?”

    跟蕙嫂热聊的妇人紧张兮兮的说道:“现在咱们整个城里都传遍了,出妖怪了!”

    “啊?这咋可能?”常金花大吃一惊。

    听她这话蕙嫂和哪个妇人都来劲儿了,“咋不可能?我跟你说城北有个郎中,打家里走的时候还是好好的,回来就是横着回来的!”

    “说是被妖迷了心窍了,大白天的跑城北乱葬岗,在水坑里给溺死了,你都没见那坑多浅,小娃娃掉下去都能爬上来。”

    “哎呦,快别说了,怪渗人的。”

    两人一唱一和,将常金花吓得汗毛直立,“那……那没准就是他倒霉,栽进去脚滑了,怎么就能说是妖呢?”

    如今这事传的沸沸扬扬,各个都像是亲眼所见,蕙嫂说的有鼻子有眼的,“怎么不是妖,不是被迷了心窍他你能栽进去?那郎中儿子找到他爹的时候,他爹手里还攥着一捧金豆子呢!”

    和蕙嫂聊天的妇人又说:“不光是这郎中,你们不知道吧,知府大人……”

    她声音左右看看,声音压低,“知府大人养在外头一个卖唱的,听说也被妖给杀了,哎呦,死的那叫一个惨啊,肠子都被掏出来了,脸也给刮烂了。”

    青天白日的,三人齐齐打了个寒颤。

    听了一肚子的山野奇闻,常金花连菜也没顾得上买,挎着个空篮子回了家。

    “晚哥儿,出大事了,快让大郎请假吧,别去进学了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孟晚眼中一片茫然。

    “城里出妖怪了!不是你书里写的那种好妖,是专门害人性命的。你说大郎的同窗会不会就是被吸了阳气,这才卧床不起?”

    她将自己听来的消息都同孟晚说了,且还不知道死那个外室,便是宋亭舟的这位同窗之母。

    孟晚放下自己写的新书《伏妖师长明》沉默不语。

    妖?

    晚些宋亭舟回来,常金花又将打听来的事重新又跟儿子说了一遍,还认真劝慰了儿子一番,“我总觉得心里慌慌的,她们说的也太吓人了,不然就告几天假吧。”

    孟晚劝慰她,“娘,府学聚集了整个府城那么多一身浩然正气的读书人,信奉的是孔孟之道,怎么会怕妖鬼呢。”

    宋亭舟附和的点了点头,“不错。”

    夜里宋亭舟心思繁杂,因为记挂着吴昭远的病,睡也睡不着,孟晚便披上外衣陪他在院里说话。

    樊娘子死的太过突然,孟晚有些忌惮的说:“平日说来樊娘子在吴知府眼里还算有几分地位,吴夫人行事这般阴毒,难道不怕吴知府会怪罪?”

    悄悄将人杀了也就罢了,搞什么狐妖,这种横死的人连个正经坟地都不会准备,没准会暴尸荒野。

    宋亭舟这两天心系吴昭远的病情,眉眼间都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郁色,他也算是去过一次吴府,便猜测道:“吴知府毕竟不可能天天在家,吴夫人掌管内宅极有可能可能是做好了万全之策。”

    孟晚心想:连吴知府都能糊弄过去的法子吗?他没见过吴知府此人,但总觉得也不该是个好欺瞒

第53章 樊娘子之死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